
老貓花燈項目在濰坊市濰城區,舊稱老濰縣。自明清年代起,由于受到京城在春節期間傳統的提燈、鬧燈的習俗影響,濰縣燈會漸成規模,且種類繁多,特色鮮明,老貓燈、花籃燈、荷花燈、宮燈等使得濰坊花燈在各地多姿多彩的手工藝品之中獨具一格。老貓花燈的制作以竹絲或鐵絲扎制骨架,用彩紙或絹紗裱糊,外施彩繪或粘貼剪紙,多用年年有余、花開富貴、福壽平安等寓意吉祥的圖案,表達對幸福美滿生活的向往和祝福。
至于濰坊手提花燈被百姓統稱為老貓花燈則有一段歷史淵源: 舊時老濰縣有一位李姓縣官,在任期間立一石貓于東城墻上(現泛海大酒店位置),面朝東方,并蓋有涼亭。百姓競相前往觀賞撫摸,相傳“摸摸老貓不害眼(害眼即眼疾)”。漸成習俗。日久石貓遺失,后人做一木貓替之,至民國,濰城楊萬善藝人依據木貓形狀扎制老貓燈,在燈市售賣,深受兒童喜愛,其時正是老濰縣燈市繁盛階段,花燈樣式繁多,春節期間,家家戶戶提燈玩燈,兒童玩燈口訣成為了:“正月里照老貓,照照老貓不害眼”。這樣祈愿健康的詞句被濰坊人使用至今,也成為濰縣花燈最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。